打破偏见!非全研究生也能算应届生啦!
2025-09-05 11:02:34最近有同学前来咨询小禾,非全的研究生能算应届生吗?对于考公考编作用到底大不大?同时还担心很多企业都不太认可非全的硕士学历,觉得含金量比不上全日制,竞争也不大,随便复习应该就能上。
首先这里有2个误区:
01 全日制名额少,竞争比非全日制竞争激烈
NO!全日制虽然招生名额少,一般在30-50人左右,非全日制的招生名额却可以达到100-300人左右(包含异地班),但这并不意味着全日制竞争比非全日制激烈。结果恰恰相反!比如25考研首次招生的西昌学院非全MPA复录比甚至达到3:1。
以管理类专硕为例:非全日制通常是是MBA/MPA最主流的学习方式,这是由MBA/MPA项目的基因所决定的,MBA/MPA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一种专业实践,特别强调在掌握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在课堂学习案例分析、实战观摩、分析与决策技能训练等,提高职场管理操作技能。
所以,直接导致MBA/MPA的招生对象为具有一定管理经验或潜力的在职人士,在职就读是大部分考生的诉求;同时,很少有考生放弃职场已有的成就选择全日制项目。
02 非全日制含金量比全日制低
NO!首先,为了进一步发挥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功能,不断满足社会需求,促进我国终身教育的发展,教育部在2016年发布了《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在招生考试,选拔难度,培养方案,授课师资和考核标准这五个方面,都执行相同的政策和标准,且毕业后都领双证(研究生学历证书和硕士学位证书),并声明全日制与非全日制仅上课时间不同,办学标准一致,并无含金量高低之说。
事实上,从非全日制学历近些年的招生及政策变化趋势,咱们可以相信非全日制研究生正站在风口上,越来越受到大家的欢迎和支持。
比如以下这几个地方前不久就发布最新你考研消息:调整了对应届毕业生身份的认定条件,取消了在事业单位招聘中对应聘者工作经验和社保缴纳情况的审核要求,为非全日制研究生提供了更加公平的竞争平台和更多的就业机会。
江苏省
江苏省在招聘报告公告中,将“毕业生”字眼替换掉了“应届生”。同时也并无对学习形式(全日制或非全日制)作出要求,这也就意味着非全日制研究生在文件上符合“2024年毕业生”这一身份界定。
河北省
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回应:“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学习方式不作为应届毕业生的条件,2024年非全日制毕业生均可报名应届毕业生岗位”
可见河北省将全与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界定十分清晰,两者是学习形式的差别,而非学历形式的差别,因为无论全日制还是非全日制,其学历形式和全日制本科一样,都是普通高等教育。

杭州市
2024年3月18日杭州市属事业单位统一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告:招聘的2024年应届毕业生,含非全日制研究生。

贵州省
根据贵州省近期发布的公告,非全日制研究生在贵州同样有应届生身份。无论是否签订就业协议,非全自2017年后全部为定向协议要求,现不限制是否签订就业协议,则表明不限制非全日制研究生参与其相关报考工作;且电话咨询也是给于肯定意见。

全日制与非全MBA有什么区别?

另外,我们来详细看看非全日制与全日制MBA的适用性,方便大家及时抉择。
▶全日制优势
1.可以有更充裕的时间参与课程的学习,更扎实地掌握管理理论和工具。
2. 可以更多地利用学校资源,参与或组织各类学生活动,积累资源,锻炼软技能。
3. 可以将档案和户口迁入学校,就读时享有在校研究生相关待遇(不同高校,稍有差别),毕业时可按政策申请当地的落户机会(不同省市要求不同)。
4. 参与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计划,可以争取一些只开放“校招”的工作机会。例如:金融行业的量化分析岗位,咨询行业分析顾问岗位,大企业的管理培训生项目,国有企事业单位招收受应届生招聘项目等。
▶全日制劣势
1.就读期间,没有固定收入;再加上需要支付一定的学费,并准备生活费,对财力上有一定要求。
2. 离开工作岗位,中断了在行业内的积累。毕业后,要面临重新寻找工作的挑战。
▶非全日制优势
1.保持现有工作,持续保持对行业内的关注及相关经验,资源的积累。
2. 可以带着工作中的问题来学习,并迅速将学习到知识应用到工作中去,解决工作上的问题,助力职业的提升。
3. 财务上压力相对较轻。
▶非全日制劣势
1.时间上压力较大。如何安排好学习、工作、家庭是个具有挑战的问题。
2. 对学习能力要求较高。一般课程采用的是集中授课,如何在短期内掌握所学课程,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总体来说,非全日制研究生对于在职人士进行学历提升是个很好的途径。
详细了解川内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情况,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